共青团围场县委牢牢坚持党的全面领导,三措并举提升党建带团建“硬实力”,把团建纳入党建工作各方面、全过程,不断健全完善党的领导机制和支持保障,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共青团发展优势,切实增强党建带团建的工作实效。
党政支持,强健改革“主心骨”。实施党建“领航工程”,加强党的领导,优化保障机制,有效强化党建带团建工作格局。一是成立领导小组。成立了由县委书记、县长任组长,分管常委任副组长,各县直单位党组(党委)书记和乡镇党委书记任成员的改革领导小组。二是细化改革清单。注重统筹谋划,对标对表全团指导意见出台《围场县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重点工作推进方案》。细化明确任务、问题、责任“三张清单”,实行“双周报”工作制度,推动改革任务落地落实。三是压实改革责任。县委将党建带团建工作纳入县委巡察工作规划,将整理出的问题纳入“回头看”整改清单、限期整改。实行“团建不合格、党建不评优”工作要求,建立团建工作与党建工作同部署、同考核、同述职的工作机制,团建工作在党建工作考核中占比5%。
组织引领,优化团建“指挥棒”。共青团围场县委坚持党建带团建,持续建强基层组织,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,支持团县委创造性开展工作。一是建强基层组织。坚持党建团建同部署、同推进,落实团省委等部门联发的《关于加强全省两新组织党建带团建的指导意见》,重点聚焦“两新组织”、新兴青年群体建立团组织。有党组织的率先建立团组织,无党组织的探索建立团组织,在基层最需要的地方支持团组织发挥作用。二是配优团干队伍。团县委出台团干部全流程管理办法,坚持“选育管用爱”全链条培养。选优配强团县委班子,出台《关于选拔推荐优秀年轻干部到团县委挂职锻炼的通知》。配备配齐基层团组织领导干部力量,乡镇团委书记由科级干部兼任,学校团委书记由年轻干部或中层干部担任。三是培养青年人才。联合县委组织部,聚焦选调生、西部计划志愿者等青年群体,实施人才培养计划,储蓄青年工作“好苗子”,建立人才数据库。建立青年人才党团联合培养机制,将基层团组织书记培训纳入全县青年人才培养计划。
推优入党,抓手有力“见真章”。聚集“引、推、育”,进一步规范推优流程、切实提升推优能力,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发挥更加凸显。一是严格推优流程。严格推优流程,联合县委组织部印发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推优入党的通知》,通过明确“优”标准、严格“推”流程、确保“高”质量,进一步规范“推优”全流程,形成“推优”新常态。二是拓宽推优渠道。始终坚持为党育人,围绕“组织覆盖、培养骨干”分阶段、分层次培养优秀团员。一方面从优秀团员志愿者中选拔推荐,另一方面从团干部中发现选拔,不断拓宽推优入党来源渠道,提升育优质量。三是健全培养机制。用活团学新媒体平台,用好“青年大学习”网上主题团课,贴近团员群体的学习生活,开展经常性专题学习教育。同时强化实践锻炼育苗,聚焦更好发挥推优入党人员的专业优势和自身特长,组织推优入党人员在基层治理、乡村振兴、经济发展等主战线接受锻炼考验。